07
2020-07
作者: ACE

7月4日,南京大學生物醫藥行業校友會一行前往太倉實地參觀考察,就生物醫藥服務外包行業作相關交流與產業對接。為加快生物醫藥服務外包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拓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渠道,南京大學生物醫藥行業校友會、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管委會、太倉市沙溪鎮人民政府及太倉星藥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本次活動。

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和嘉賓包括沙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曉紅,沙溪鎮黨委委員鄭瓏,沙溪鎮黨委委員王建宏,沙溪鎮社會事業局局長馬曉東,南京大學生物醫藥行業校友會會長、明捷醫藥創始人顧凱,南京大學生物醫藥行業校友會理事、朗盛投資合伙人李佳,吳中高科創投總經理張成,以及太倉市組織部、招商局相關同志和生物醫藥行業企業家、投資人等。


(參觀太倉星藥港項目及產業園沙盤)

(王曉紅女士發表致辭)
隨后,南京大學生物醫藥行業校友會理事、朗盛投資合伙人李佳女士致歡迎詞,李佳女士介紹了自己與太倉這座城市的不解之緣,表達了對近年來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迅猛發展的欽佩與祝福。

(李佳女士致歡迎詞)
吳中高科創投總經理、南京大學商學院校友張成先生代表活動承辦方太倉星藥港項目致歡迎詞并進行了企業介紹,張成先生表示,吳中高科創投多年來始終深耕生物醫藥領域,已完成多項早期項目投資,并致力于通過旗下產業園區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作為2019年、2020年江蘇省重大項目的太倉星藥港誠摯歡迎校友企業在此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張成先生致歡迎詞并介紹企業概況)

光大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林小偉對中國醫藥外包行業概覽進行了分析,綜合全球市場和海外龍頭發展歷程和我國市場發展歷程以及未來趨勢研判。
他表示上個世紀90年代國際大藥企遇到專利懸崖, CRO產業反而迎來了黃金發展期。我國CRO行業呈現分層競爭格局,由于特定的歷史事件,誕生了各自領域的絕對龍頭;一級市場醫藥的火熱行情是CRO行業最大彈性所在。預計我國CRO行業高景氣將持續,18-20年仍將保持20%左右增長。疫情危中有機,一體化龍頭有望再上臺階。

(林小偉分析中國醫藥外包行業概覽)
本次活動特邀了一位“神秘博士”帶來分享,他就是土生土長的沙溪人黃政博士。黃博士先后畢業于南京大學、美國猶他大學,曾任職默沙東、禮來、藥明康德等著名藥企,在眾多疾病的新藥研發領域有深入研究,并參與了Singulair等多個新藥的研發。
黃博士與大家深入交流自己從事新藥研發的經驗,強調藥物是用于治病救人的,不是單純為了利潤。在新藥發現、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專業團隊、研發經驗、技術平臺、資金、以及賦能加速等因素相互配合。

(黃政博士分享醫藥研發經驗)
隨后,南大生物醫藥行業校友會會長、明捷醫藥創始人顧凱從一個CRO行業“老兵”的角度,闡釋了自己對行業的看法。
他認為CRO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資本、資質、資源、技術、商業、運營。他指出,CRO行業是一個商業模式非常清晰的領域。按照波士頓咨詢三三四規則,市場上已經形成了明顯的梯隊劃分,從三個主要競爭對手,到參與者,以及在各個細小領域的生存者都有著不同公司在扮演類似的角色,在他看來國內的參與者要變成前三的主要競爭對手,還需要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時,顧會長提醒,企業現在的護城河未必是將來的護城河,對于生存者來說,可能只是大公司對于當前生存者的業務沒有關注。

(顧凱會長分享CRO行業看法)
討論環節中, 李佳博士攜中美冠科中國區總經理Kevin Wang、昭衍新藥EMT&VP顧靜良、光大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林小偉及明捷醫藥創始人顧凱, 就國內醫藥外包行業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交流。

(討論環節)
更多園區資訊
?點擊這里?
第一工園·甪直智能制造產業園
第一工園·沙家浜智能制造產業園
第一工園·太倉星藥港
第一工園·梅李智能制造產業園

第一工園·星尚智造谷

第一工園·高淳智能裝備產業園

第一工園·武漢智聯創星中心


『廣告』
免責聲明:
1. 本文所涉及的圖文資料僅供參考,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具體以合同及補充協議約定為準,開發商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保有最終解釋權。
2. 凡文章內引用的相關配套及政府規劃內容,不排除因政府相關規劃、規定及本公司未能控制的原因而發生變化,我司因不可抗力對此不作承諾。
3.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